单相多铁磁电耦合材料具有非易失和电写磁读等优势,有望实现低能耗、高速以及多态存储器件,打破冯诺依曼瓶颈。然而目前的单相多铁材料种类稀少,且磁电耦合系数低,而复合多铁材料的工艺复杂,其中磁性材料具有杂散场和大矫顽场,均无法实现存储器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磁电耦合系数的新单相多铁材料至关重要。近日,邢献然团队首次实现缺阴离子层状钙钛矿(Pb2+δFe2O5)外延薄膜生长,并通过调控额外原子层实现了室温多铁性以及高磁电耦合系数。这不仅丰富了多铁材料的种类,而且这种调控方式普遍适用于层状钙钛矿材料。相关工作发表在期刊 J. Am. Chem. Soc. 上。
图 1 原文和摘要
作者团队采用脉冲激光沉积首次制备出了Pb2+δFe2O5外延薄膜,并发现Pb2+0.48Fe2O5(P1.24FO)薄膜在室温具有较大的铁电极化(2 μC/cm2)和磁矩(25 emu/cc)。结合压电力显微镜(PFM)和磁力显微镜(MFM)证明了P1.24FO薄膜具有室温磁电耦合行为以及大的磁电耦合系数(5.19×105 mV·cm-1·Oe-1),该磁电耦合系数与复合材料处于同一水平。基于扫描透射显微镜(STEM)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观察到Pb元素的过量导致混合层从无序分布转变成Pb/Fe离子的有序分布以及Pb/Fe比例随厚度增加而提高的现象。系统实验证明Pb/Fe有序分布提高了钙钛矿层轴比和铁电分量,从而实现比块体Pb2Fe2O5更大的铁电性。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XA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明,Pb元素的过量降低了FeO6八面体的分裂能,并提高氧空位浓度,从而增强了宏观磁性。通过比较不同Pb/Fe比例薄膜的多铁性和磁电耦合性能,发现Pb/Fe比例越大,铁电性越强,磁性越弱,但磁电耦合越强。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进一步验证了Pb/Fe有序分布在增强铁电性具有重要作用。
图2 P1.24FO薄膜的室温多铁性以及磁电耦合表征
综上,该研究采用非化学计量比实现了P1.24FO薄膜中混合层的阳离子有序分布,获得了室温铁电性,磁性和巨大磁电耦合系数,为缺阴离子层状钙钛矿材料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研究基础。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层状钙钛矿材料,为实现室温多铁和高磁电耦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3 P1.24FO薄膜中混合层的阳离子有序分布
该成果以"Colossal Room-Temperature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in Anion-Deficient Layered Perovskite Films with Ordered Cation Distribution"为题,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固体化学研究所博士生王洪伟,共一作者为物理所李翔飞博士,通讯作者为固体化学研究所邢献然教授,苗君教授以及物理所禹日成研究员。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5c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