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所动态

研究所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程志海教授访问研究所并做学术报告

515午,应固体化学研究所所长林鲲教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院程志海教授了题为先进原子力探针显微术及其技术进展与研究应用的精彩报告,固体化学研究所师生60余人参与了学术报告并进行热烈讨论


图1 程志海教授作报告

程志海教授聚焦微纳米尺度物质科学研究前沿,在最新学术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PM)的核心作用与创新突破。他指出,以原子力显微术(AFM)为代表的先进表征技术,凭借其原子级分辨率与多物理场耦合测量能力,已成为探索低维材料结构与功能的"纳米之眼"和"精密之手"。团队通过开发多频原子力、多频静电力、剪切力激励、扫描热学及扫描微波等原创性功能化AFM模式,成功实现了对二维材料、纳米器件等体系的力学、电学、热学性质的高精度定量表征,突破了传统单一模态显微技术的局限性。

针对极端环境下的物性研究需求,程教授重点介绍了团队在低温强磁场兼容AFM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通过优化探针传感系统、抑制复杂环境振动干扰、重构信号解耦算法,首次实现了1.5K低温与12特斯拉强磁场协同作用下纳米尺度磁电耦合行为的动态观测,为拓扑量子材料、超导器件等前沿领域研究提供了全新实验范式。报告还深入剖析了多功能AFM技术在跨尺度表征、原位工况模拟、智能测量系统等方向的拓展潜力,勾勒出"精准测量-数据融合-智能解析"联动的下一代纳米表征技术蓝图,引发了与会学者对智能显微技术革新材料研究的深度思考。


图2 报告会现场

程志海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委优青,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显微仪器分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仪器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微纳米分会理事,第十二/十三届民盟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11年8月2017年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曾获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计划”(技术百人计划)和首届“卓越青年科学家”,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并获首届“学科交叉与创新奖”,201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先进扫描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及其在低维量子功能材料与表界面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