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应固体化学研究所所长邢献然教授邀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杨四海教授做了题为《中子散射在材料和催化科学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固体化学研究所师生60余人参与了学术报告并进行热烈讨论。
图1 杨四海教授作报告
杨四海教授首先从金属有机框架 (MOF) 多孔材料,对重要的分子——如氢气、甲烷和氨、碳氢化合物(乙烷、丙烷和二甲苯)、有害污染物(CO₂、SO₂ 和 NO₂ 等)的捕获和储存开始介绍,进而分析原位促进它们的催化,转化为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甲醇、硝酸等)动态过程。同时,借助利大科学装置的 X 射线和中子散射技术,实现了在原子层面上观察MOF材料的精细结构,了解被捕获的分子在反应过程中与 MOF 孔道内部活性位点相互作用的机制,并结合计算模型深入了解这些功能材料在分子层面上的作用机制。最后,杨四海教授分享了他未来关于“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材料研发的科学构想,广大师生同学深受鼓舞和启发。
图2 报告会现场
杨四海,长江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李革赵宁讲席教授。200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0年于诺丁汉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2015年任诺丁汉大学助理教授2015-2023年任曼彻斯特大学副教授,教授(2019),理工部国际合作部主任。2023年加入北京大学,现任化学院副院长,兼任英国科技设施委委员。至今以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4篇,其中包括Science(1),Nature Chemistry(4),Nature Materials (6), Nat. Commun./. Am.Chem.Soc. / Angew. Chem. lnt. Ed. / Chem / PNAS (60)。